广州南沙全球揽英才 提供逾200个博士以上人才岗位******
中新网广州12月20日电 (王坚 谢子亮)据广州市南沙区政府20日消息,该区已启动“智汇南沙青创未来”——粤港澳大湾区(南沙)面向世界高层次人才线上对接会,建立了线上活动平台,将持续开放三个月,陆续发布岗位需求信息。
南沙区政府介绍,目前,线上活动平台已上线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(广州)、广州先进技术研究所、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第一批30多家用人单位超200个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。
近年来,广州市、南沙区均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,全方位支持人才创新就业,其中,南沙推出了新的人才政策体系,给予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最高1000万元人才奖励,给予新引进全日制本科生3万元、硕士研究生6万元、博士研究生12万元的生活补贴,对新招收的博士后给予最高75万元奖励资助。
同时,《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》提出的港澳居民个人所得税、鼓励类行业15%企业所得税政策都已落地。
此外,为强化对全区人才服务工作的统筹,南沙以南沙国际人才港为重点服务载体,着力打造南沙人才服务工作的城市名片,成为加速国际化人才集聚的“助推器”。
据了解,南沙国际人才港集聚了“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”“大湾区(广东)国际人才驿站”等人才服务平台;落户中国广州人力资源产业园南沙园区,已引入仕邦人力等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8家;集聚粤港澳院士创新创业联盟、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后科技创新(南沙)公共研究中心、海外人才离岸双创基地(合作空间)等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。(完)
【网络强国这十年】动画|摆脱纸上谈兵!带你看看网络安全实战精兵需要哪些“必杀技”******
当前,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,以窃取敏感数据、破坏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为目标的有组织网络攻击愈演愈烈。我国正在迎来数字经济的发展浪潮,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,都需要有网络安全的坚实保障。
网络空间的竞争,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。数据显示,到2027年,我国网络安全人员缺口将达327万,而高校人才培养规模仅为3万/年。在网络安全人才缺口中,实战型人才缺乏的问题更为突出。有高达92%的企业认为其缺乏网络安全实战人才。这也成为整个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命题。
网络安全人才要有综合实战能力
在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发布的《网络安全人才实战能力白皮书》从当前国内网络安全人才状况、人才的攻防实战能力、用人单位的实战能力需求、如何提升人才的攻防实战能力、如何评价提升人才的攻防实战能力、“政、企、学、研”如何共同培养实战人才等方面,通过翔实数据和面向不同群体调研,以及各领域专家学者的认真编撰,为党政机关、重要行业、企事业单位及高校等单位的人才建设战略提供重要参考。
从业务需求出发,将网络安全人才实战能力归纳为“攻防实战能力”“漏洞挖掘能力”“工程开发能力”“战效评估能力”四种类型。
其中,本次白皮书将重点聚焦的攻防实战能力定义为,在真实业务场景中,利用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和工具开展安全监测与分析、风险评估、渗透测试事件研判、安全运维、应急响应等工作的能力。这需要网络安全人才掌握各类安全标准的落地实践经验,可以熟练使用网络安全技术和工具,为具体业务开展风险评估,提供安全落地规划指导和建议。
同时,网络安全人才还应具备一定的调查取证能力,能够在受到攻击后收集、处理、保存、分析并呈现计算机攻击相关证据,为后续的攻击溯源或案件侦查提供帮助。
网络安全人才市场供需仍不匹配
白皮书显示,从人才的需求侧来看,网络安全攻防实战人才面临严重缺口。以往很多用人单位不仅专业岗位人员配置不足,还有很多岗位是“兼职人员”,实战能力严重匮乏。数据显示,当前对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,能源行业的需求量位列第一,在细分行业中占比为21%,其次是通信、政法、金融、交通、医疗卫生、网安企业等行业。
预计未来3至5年内,具备实战技能的安全运维人员与高水平网络安全专家,将成为网络安全人才市场中最为稀缺和抢手的资源,加强网络安全攻防实战人才的培养已成为行业共识。
人才培养从实践中来往实战中去
网络安全竞赛、实网攻防演练、众测与应急响应,都是近年来我国广泛开展的网络安全实践模式。其中,网络安全竞赛具有强实践性、创新性、对抗性的特点,近年已成为全面检验和提升攻防实战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,“以赛促学、以赛代练”理念也帮助一线人员摆脱“纸上谈兵”的困境,在实际工作场景中更加得心应手。
科学系统地培养攻防实战人才,应首先建立统一的网络安全攻防实战能力框架,同时通过“竞赛选拔、分类提高、职业引导”的方式,将竞赛、众测、攻防演练、技术分享等方式相结合,形成常态化的攻防人才成长通道。
同时,网络安全是一门综合性学科,借鉴国外经验,提出ASK-P模型,将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分为意识(Awareness)、技能(Skill)、知识(Knowledge)、实践(Practice)四个维度,旨在培养多学科融会贯通,具备综合实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
监制:张宁 李政葳 策划:孔繁鑫 制作:刘昊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